中国的琴主要指古琴,是中国灿烂文化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,通常弹琴两个字往往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上,也包含主动自我修养,情绪修整,境界提升的含义。
古琴是一件较为特殊的乐器,是集音乐性和哲学性为一身的器物,起源早,流传广,影响深,体系正(未受外来文化侵袭)。琴独特的弦长,壁厚,易振又抑振的物理特性,使得古琴声音宽厚低沉,朴素温和,不喜不哀,被称做正音。是自古修身正心的重要方式。所以,弹琴这一行为片面的认定为是玩乐器是不够的,毕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教化功能是不可否认的。但是,把弹琴说的太过形而上,太过神乎道也是过犹不及的。因此,弹琴一事也是既要遵循音乐的规律与特性,又要从中有所收获和启发,既要质又要文,文质彬彬方为琴道,也符合中庸的气质与内涵。
近年来古琴逐渐复活,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,越来越多爱好者开始接触或者亲自学习演奏,这是时代的必然。目前社会稳定,经济进步,生活有了很大改善。而且前期主要集中改善生活的目的上,人的精神和目标难免浮躁而单一。当人们的温饱问题不是大问题的时候,回过头来张望自己落在后面的灵魂,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所以,不仅仅古琴,优秀的传统文化复兴是必然的。因为,中国人还是最适应和也容易唤醒的是深藏在灵魂深处的汉文化基因。
琴如人,无论外形还是内在。人有优劣高低,琴也是。
有的人令人生厌,俗不可耐,低级趣味。但有的人和蔼可亲,温文尔雅,积极向上。这是铁的事实,有的人起举止轻浮,言语粗陋,毫无营养,甚至精神低落,令人下行。也有的人学识渊博,修养全面,温暖和气,如沐春风。
人之轻浮,如琴音空飘。人无修养,如琴质粗陋。
人之狡媚,如琴之无骨。人之萎靡,如琴之焦透。
人之艳俗,如琴之俏饰。人之沉稳,如琴之厚重。
人之通达,如琴音芳圆。人之谦和,如琴音温润。
人之大度,如琴之宽厚。人之贤正,如琴音清匀。
人之向上,如琴音温阳。琴如人,不会有半点偏差。
良琴如益友,如良伴,可正心,可以在失落时给以宽慰,可以在迷惑时给人能量,可以在骄傲是时懂得收敛,可以在自满时不忘进步。良琴也是良师,会让人豁然开朗,茅塞顿开。是教人以出世之心,做入世之事。
与良琴如与良师益友相伴,
遇良琴如遇良师益友很难,
斫琴不难,难得是做出良师益友般的琴。
能净化人心,使人在世态炎凉的生活中不失温暖,
能给人能量,让人在艰难险阻的修行中不忘初心,
让人从琴音中有得到,亦有解脱。
田雨
丁酉元宵月夜